在王家用过午膳后,两人到王修晋的院子休息,李菻善想了又想,还是决定把□□的事说了下,王修晋听完之后皱着眉,他很同情那个孩子,可是让他现在就过继个孩子养,说实话,他还没有做好养大一个孩子的心理准备,可若是连见都没见就拒绝,王修晋又有种很微妙的复杂感,“先看看孩子再决定。”

“也好。”李菻善点头,过继孩子不能听说对方可怜,便在还没有见到孩子时,连想都不想就定下来。

两人又说了会话,在王修晋连连打了两个哈欠后,李菻善便催着他小睡一会儿。王修晋倒在床上,许是因为孩子的事,在床上来回的翻,明明很困,却睡不着。可怜那个孩子的身世?摇了摇头,上辈子末世前还是末世后,被遗弃的孩子有很多,早已经变得淡漠。纠结的还是养孩子的事,再一次翻身,王修晋决定不再去想这个问题,没见到孩子之前,想再多也没有用。抛开了纠结,王修晋没一会儿就入睡了。

李菻善坐在软榻上看书,时不时的看向王修晋,起初王修晋一直不能入睡的时候,很是自责,反思自己是不是说得太早,让他烦心,直到王修晋入睡,李菻善才松了口气,同时也在想要不要回了祖父的提议,他不希望王修晋因为此事而烦忧。

两人在王家一直呆到晚饭前才离开,回到家里,李菻善让王修晋先回院子,他要和祖父说点事。王修晋也没多想,点了点头,便回了院子。随便抓了本账本看,这段时间各地的账整理的差不多,商铺和工坊都差不多开始放假,这一年来的收入比之去年增涨了不少,油坊新增加的生产线还没有正式投入生产,年后差不多就可以生产,到时百姓选购的油会更多一些。

李菻善回来时,就见王修晋正在写些什么,走过去看了一眼,扫到标题后,便不再看。王修晋正在写新一年的铺子和工坊的规划,当然学堂也没有落下。学堂在新一年最主要的规划就是皇室子弟的安排,先生们已经划出了大纲,也会在新学年正式开课前整理出来。成衣铺要上新的样式,纺织工坊的新料子已经准备好,新楼里专供的作坊早已经把最新流行的衣样和一些小物件送进了宫,这两边是最不用王修晋担忧的。

粮铺是王修晋每年都会担忧的,纯靠老天赏饭的铺子,王修晋总会担心新一年老天会不会心情不好,影响新一年的收成。种地是最辛苦的,靠天靠地,便是天气不错,地也肥,若不精心伺候,收成也不会很高。新一年,粮铺还会维持原状,在奉安修建养殖田的事,要抓紧。其实王修晋还想弄反季菜,但大棚的技术问题着实难弄,不过在房间里摘的大蒜,长出的蒜苗很好,他想要不在暖房里弄个大花盆,试种一些。

天泛黑前,王修晋的规划并没有写完,只能放置到一旁。

年前的日子在忙碌中过的飞快,似乎还有很多没有做完的事,但转眼已经到了年三十的晚上。今年是王修晋新生后,第一次和除父母之外的人过年,感觉很微妙,从早忙到晚,一直吃完团圆饭,才算松了口气,也没有时间去乱想七七八八的事。饭后,李菻善带着弟弟妹妹在院子里放烟花,王修晋才想起似乎很久没问过军营工坊的事,随嘴便问了一句。

“工坊那边出了不少火药,经过几次试验,效果不错,从埋在地里的,到投扔的,已经整出不少种。”李菻善没有提文臣们在得知火药的杀伤力后,连连谏言,什么有伤天合,易引祸乱等等的事。在李菻善看来,一些文臣纯是吃饱了撑的,不办人事。就应该把这些只知动嘴皮子的人送到战场上,看他们还没事还瞎支吾不。

王修晋挑了挑眉,“朝中大臣就没有人说什么?”以他对朝中一些文臣的了解,肯定要跳出来说三道四,不管做出来的东西是否有用,只要有助长武之风的,文官们都会不喜。

李菻善只是笑笑,并没有言明。“肖亲随之前还提起希望你能过去看看,不过那段时间你挺忙的,我便没有提起,年后有时间,就过去转转。”

王修晋点了点头,就算他去,他也帮不上什么忙,还要靠工坊中的匠人大开脑洞,之所以答应,是因为肖亲随已经邀请了很多次,若是再拒绝便显得不那么好看。

将里买回来不少烟火,弟弟妹妹玩得十分开心,王修晋受不住冷,早早跑回屋里,长辈们围坐在一起聊着天,王修晋听了一会儿便开始发困,迷迷糊糊的时候就听着祖父提到了祭祖的事。王修晋瞬间清醒了,他还记得之前李菻善提起过继小孩的事。

祭祖的事,老将军并不准备回去,老将军看似身体无恙,但以前征战沙场的时候,落下不少的伤,入了冬之后,难免会身体不舒服。在家里有地龙还好些,若是回到村中,身体怕是受不住。

此次回乡祭祖就由李俊良带人回去,祭祖之事,王修晋听得很认真,虽然他参加过王村的祭祖,但是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规矩,王修晋担心会出岔子,这会儿讲起,自然要认真的听。听了一会儿后,王修晋发现,便是各地的方式再不同,也都是大同小异,偷偷的打了个哈欠,又开始犯起困。

大年初一的早晨,年幼的弟弟们特别精神,早早就跑去长辈的院子要红包,新进门的王修晋哪能懒床,早早就起来,向长辈问好,给弟弟妹妹发放红包,吃了饺子后,王修晋和李菻善准备去王家,明天要回乡准备祭祖的事,回王家便只能在今天。

年前一直没有机会回来,王修晋就没有和父母讲过继孩子的事,这次回来,王修晋背着李菻善和母亲提了提,王夫人觉得这事挺好,“如果合眼缘过继到膝下也没什么,现在孩子还在襁褓中,带到身边养,长大也不会有其他的心思。”

“看看吧!”王修晋对养孩子没什么信心,不过母亲说的话,他也放在心上,从小养大的,和半路过继的,到底不一样。

“你也不用想太多,顺着自己的心就行。”王夫人怕儿子因为自己的话,便不管不顾的就把孩子抱回来,“这事,还得是缘份,也不能太强求。”

“娘,我又不是小孩子,自然知道要怎么做,放心吧!”王修晋决定过去后,好好看看那孩子,如果都不错,就带回来养。

和母亲聊过之后,王修晋便被父亲叫了过去,王大人要问的是学堂的事,先生的书准备的怎么样,那些所谓的圣贤先生们怕是出不来了,新楼学堂很有可能成为皇室子弟读书的地方。现在四皇子会继位的事,基本上是不会有改变,其他的皇子所学的东西就要注意,当然也不是一点儿帝王权术都没有。之前和皇上密谈时,皇上也是有心栽培另外一位。皇上现在身体不错,待他退位之时,四皇子如何,谁也不能保证,为了大梁,继承人自然不能只圈定一位。“我和朝中几位大臣,每隔几天便会到学堂授课一次,你让学堂那边看着安排一下。”

王修晋不清楚父亲为何突然决定要过去授课,却没有反对,问明都是哪几年大臣后,心里盘算一番,他或许不懂官里那点事,便也明白这些大臣去学堂绝对不那么单纯,有些事他当问,不用问,父亲也会讲明,若是他不当问,便是开口,父亲也不会为他解惑,又何苦浪费口水刨根问底。

和父亲聊完之后,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了顿饭,小坐一会儿后,两人返回家中,收拾些衣服,明日起早就要出发。

祭祖之事本应大年初一,但今年请了先生瞧了日子后,初一初二都不是祭祖的吉日,便只能把日子定在了初三。初二一大家子人抵达村子里时,引起相当大的骚动,李家自从搬出村子后,少有回来的时候,和本家更是淡薄。当年李老将军走村李村,似乎有什么瘾情,待李老将军从战场上杀出功名之后,李村的人不是没想过沾些便宜,便老爷子是何等的硬气,宁可背着骂名,也不愿帮衬李村。随着老将军地位的提高,骂名自然从老将军身上,转到了李村。直至今日,李村仍是远不如附近的村子,便是他们出去言说村里出过将军,也是受人嘲笑。好在如今李村的村长是个知进退的,李村和老将军的关系略有些缓和。

一行人回到李村,落脚的地方便是村长家,王修晋和李菻善恭敬的向长辈行礼后,便一眼就瞧见被村长媳妇抱着小娃娃。